不会将明报留给潘月生管理了。
此时看到潘月生来看自己,很是高兴,拉着潘月生,一起欣赏他最进种的几株紫罗兰。
“老师看来心情不错,这几株紫罗兰城长得非常精致。”
“呵呵,人老了,只能没事找点趣事做做,让自己开心一下。对了,最近公司怎么样?”
七十多岁的金庸已经很少管理明报的业务了,加上又将大权下放给了潘月生,金庸更少管理明报的事。当然,之所以不管,倒是因为近几年虽然明报竞争压力很大,但一直保持良性发展,见此金庸也乐得清闲,全心让潘月生去做。
“老师,我正想与你说公司的事情呢。”
“哦,难道公司出了什么事情?”
明报是金庸的孩子,虽然不管,但他同样的关心。
“这倒没有。”
潘月生摇摇头,“只是近来报纸类竞争压力很大,大公报此时动作繁多,加上大公报已放下架子,开始关注内地新闻,倒是让大公报最近表现亦常出色。”
“大公报比我们明报早诞生几十年,加上又有众多资本投资,实力还是不错的。不过,我倒没想到,大公报居然开始关注内地新闻了。看来,内地果然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明报,也应该跟上脚步呀。”
“是呀,老师说的没错,我们也在近期开始关注内地新闻业务。不过,我总觉得,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之下,我们的明报已渐渐失去了当年的影响力。当然,我也知道,大公报也是如此。”
“月生,你担心的不无道理。不过,当年香江只有十几家报纸。现在香江有数百家报纸,怎么说,我们明报的影响力也都会慢慢下降。这是整个行业的大势,你不必灰心。”
金庸安慰了潘月生几句,而且,还说道,“你能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已经很不错了。我对你主持明报工作以来,没有什么意见,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吧。”
“谢谢老师。”
潘月生有一些感动。
二十几年前,潘月生只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