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真的按照武植所说建那么大规模的话,那么把青州所有私塾、书院的学生都集中到学院也绰绰有余,这些对于商人来说很容易办到。
何况有了这么大规模的一家学院,青州周围的学子们肯定也都能吸纳过来,这种模式说白了就是一种集合市场资源的商业经营而已,无论是私塾书院还是学院,都是要收学杂费的,这下里面的赚头可就大了!
所以,即便是武植提出学院创办后,前三年不收学费,一些有远见的商人们还是积极踊跃的响应了武植的投资号召,当然,学院武植自己占股超过一半以上,剩下十成干股给知府慕容彦达留着,剩下的不到百分之四十股份,才留下来让商会的商人们去出资瓜分。
不过占股不占股的都只是为了出钱修建青州学院罢了,就算三年后能在学院捞到收益,可是青州学院说到底还是属于整个青州商会的,这一点,武植重申了很多遍。
因为学院最初的发展,青州商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