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扑起来那可是很危险的,武大官人未免太妇人之仁了,黄智三番五次找麻烦,大可不必对他客气。
众人都为武植捏了一把汗,甚至有人去拜访武植的时候,都在暗示他狠狠教训黄智一下,让他长长记性。
对此,武植毫不在意,他闲暇时候的关注点都在青州学院上。
青州学院的工地,武植还是每天下午空闲的时候去视察一番,宋代建筑多用木料,好木料不仅价格不菲,而且从南方运到青州又是一笔大开销,对此武植特意吩咐工头和监工,要他们多用石料,柱子不必用金丝楠木,完全可以用巨石柱嘛!
青州周围山多,好石料多的是。
事实上,木柱和石柱在建筑技术上来说,对这时的工匠来说都不算复杂,石柱甚至要更省时省力,在欧洲普遍采用的都是石柱。
但是宋代建筑之所以采用木柱,主要是因为木柱……贵。
贵,且美观,占地也小,用石柱的话,就要比木柱要粗好几倍才行。
不过石柱粗也有好处,既然是建造学校,建筑当然要大气才行,粗,就是大气。
武植经常来这里视察,只是表示重视而已,并不是担心工程质量问题,不得不说古代建筑材料和技术虽然比后世高科技机械化落后的多,但是质量,那甩了后世好几条街。
除了古人朴实,具有匠人精神外,古代对于建筑更是有着一套有效完善的建造法式,和监督体制。
早在春秋时,他们已编成了一部《考工记》,记载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然后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
各地方都有相应衙门监管重要工程,武植这所官府有参与入股的青州学院自然有官府相关部门帮着监管。
这一日,久未露面的慕容彦达终于来到了武植的府上。
本来,武植回到青州,就算慕容彦达不来拜访他,他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