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植,动情道,眼里甚至有泪水溢出。
武植汗颜,才分别几个月而已,他虽然不太想念自己这个未来岳父,可依旧和童贯一起装作终于见到老情人的表情,眼里也流出了几滴饱含沧桑的泪水。这种表演大家都驾轻就熟,关键要把握住那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陛下的情绪。
可怜了赵佶,他可是真情实意。
灵儿小郡主自是跟着皇后身边,童贯武植和一众将领也随着赵佶进了城,城内自有百姓夹道欢迎欢呼,也不知是演员,还是自发的……城外军队交接好方腊等主要犯人后,便在京外驻扎,自有朝廷户部的人运去好酒好肉犒劳款待士兵。
回到朝堂后,朝廷的封赏果然诱人,直接封童贯为国公,并擢升为西府首相枢密使。封武植为安国侯,也把他调入了枢密院中任枢密参事,成为了大宋九大相公之一(东西两府主要首脑官员有九个)。
另外,擒方腊首功的武松韩世忠,以及西军首将种师道一干人,还有鲁智深花荣林冲杨志他们,朝廷都有加官晋爵,最次的一个也是被派到通州任兵马总管,成为掌管一地兵马的将军。
武植能感觉到,自己和童贯还好,可对于其他武将们的深厚封赏,朝廷内的这些文官们,眼睛都红出血来了。<>
好在,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从童贯以下所有将领们,对于朝廷的封官全部推辞了,推辞的万分坚决,无论赵佶如何询问,无论那些礼部的官员如何假惺惺的谦让,他们就是不受!
最后,文官们也都发觉了这些将领们是真识趣,蔡京等人更是深深的看了看武植,暗暗点头后,便一起劝赵佶许了诸将,实际官职一概不加,虚衔和爵位不变,赏赐的银钱加倍。
见诸将们对这种赏赐愿意接受,赵佶只好不解的点了头。
诸将仍旧在各自驻地为将戍守,童贯本就位高权重,就算不升官也是极品官职,这会升了国公爵风头更是一时无两。武松和种师道也领了个侯爵头衔,其中武松更是被赐了一个制科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