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刻石歌功颂德,然后又从山北下来,到梁父山去行禅礼。这是历史典籍之中明确记载的。”俾弥呼道。
“那又怎么样,说明他去过泰山。但我却没有听说过他去过其他四座山。”范剑南摇头道。
俾弥呼低低地道,“天子封禅大典,何其隆重?秦始皇又是何等好大喜功之人?况且在这样的场合,不是人越多越能见得他天子之威仪么?他为何摒弃左右随从,独自乘车上山?而且他在剩下的时间之内,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全国,足迹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岛,南到江浙、湖北、湖南地区,东到山东沿海。这又是为了什么?”
“也许他喜欢旅游。”范剑南耸耸肩道。
“在他统一全国称帝的十一年间,共有五次出巡,按年头来记占称帝年份的近一半,这样高的出巡频率在中国古代帝王的交通行为总体比较中是排于前列的,也远远高于《尚书·尧典》所说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出巡频率。因为他在追寻着什么,而正是这种追寻在他第三次出巡博浪沙遇刺之后,依然没有停止过。甚至在他死的时候依然是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俾弥呼淡淡地道,“如此执着地五次出巡,不顾危险,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喜欢旅游?”
“也许只是巧合而已。”范剑南不以为然地耸耸肩道。
“好。我们再来看。秦代沿用颛顼历法,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岁尾。由此考证秦始皇出巡的方向路线和行程时间。就可以发现秦始皇每次出巡的方向路线和行程时间,看似没有关联,但其实都有严格的内在规律存在。”俾弥呼淡淡地道。
“哦?这倒很新鲜,究竟是什么规律?”范剑南皱眉道。“五次出巡,所选的时间都不一样。例如,秦始皇三十七年于岁首十月出巡,关东各地和都城咸阳所在的关中地区即将进入严冬,所以,这次出巡选择南出武关至去梦,在东南吴楚之地度过了寒冬和初春,至夏季始北行至渤海。与秦始皇二十八年一样,在最适宜避暑的海滨之地度过了盛夏。秦始皇三十二年和秦始皇三十七年,游历代、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