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有用的锁引,崔如安抢上前去:“泰昌号要二十张。”
其他人也很快反应过来,全都涌向李彦:“和记、和记也要十张。”
李彦连忙伸手示意大家安静:“锁引一张银一两,可购弹子锁五十把,每把锁价银二钱左右,因兴华坊存货有限,考虑到大家的需要,每一县一城至多一引。”
李彦给大家解释锁引、锁钥的购买方式,说来也是泄气,虽然朝廷出了这个锁钥官营的方法,也不过是多了锁引这个中介,全然没有其它的限制。
李彦让前来参观、有意购锁的人先到石柱子处登记订购的意向,然后统筹分配出货的数量。
众人认购的热情大大出乎李彦的预料,最少也是五六引,还有三四十引的,全都加起来不下五百引,也就是两万多把锁。
骆养性带来五百张锁引,倒是一次性全都发卖出去,不过拿到锁引的这次也不一定能提到货,而是要由李家统筹安排,用银子与锁引换到提货单,才能去锁具坊提货。
锁具坊的存货不足一千,骆养性还要提走二百把供应宫中,作坊每天的生产能力不到一百把,所以只能按照地区进行统筹分配,先将弹子锁卖过去,订单自然会源源不断而来。
存货一次性清空,得到一百多两银子,虽然看着也不算多,却只是锁具坊不到一个月的产出,若是以后能走上轨道,以当前的生产能力,每月进账便能有二三百两,这才是经营的正道。
李彦无暇理会赚了多少银子,将事情交给手下,包有才郑书负责统计、包有才交涉、石柱子组织协调,倒也是井然有序。
李彦惦记着骆养性所说的“更重要的事情”,连忙又回到工场,这回才注意到骆养性的手下已经将工场周围给控制住了。
李彦好不容易在木作坊找到骆养性,这家伙正站在一旁,看着一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小校做木工。
“大哥,你们这是……”李彦诧异地看了一眼那个锦衣卫小校,才发现这个小校也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