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工 > 第八十六回 水车有害?

第八十六回 水车有害?(2 / 4)

作为今后的运营依据,同时反馈的还有当日与优惠券一起发放的《华夏商报》的情况。

那张四版的“小报”粗陋不堪入目,影响却是不小,特别是那几则笑话,因为新颖,已经在市井中流传开来。

单就识字率来说,这个时代确实有些低,但要说识字的人,却绝对不少,每年的科举,从会试、乡试、院试,到府试、县试,参加考试者众多,而认识字的人就更加的多了。

如果是针对这些人办一份报纸,发行量不需要很大,甚至不考虑盈利,李彦想要的只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言论来影响这个时代的可能。

明代对印书的管制很少,很多人家都是请几个刻工刻出书版,就能印出书来,并且正大光明地放到书铺里售卖。李彦印制的四版“华夏商报”,甚至连书都不是,只要内容没有特别反动,想来也不会有人在意。

要印刷报纸,还是得考虑使用活字,毕竟每次都要雕刻全新的印版,成本大了些,而且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哪怕是现在的活字相比雕版优势并不大,李彦也会尝试使用活字,只有敢于尝试,才有可能进步。

现在看来,活字印刷的最大问题不是别的,就是检字,依照韵书的顺序排列字模,要求检字者不仅要识字,还要背出韵书。李彦看过“平水韵”,大致有六千左右的字数,完全要死记硬背,一般的人根本做不到。

李彦手下识字的人不多,真正读过书的就更少,要他们来检字的话便有些大材小用,而且从活字的发展来说,这个问题也必须要解决。

普及拼音肯定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李彦只能从字形上考虑,他想到后来计算机时代,汉字的输入似乎也有同样的麻烦,后来出现了五笔字型一类的字形输入法,无非还是个编码问题。

检字也是个编码问题,所不同的是检字的过程完全由人来完成,而计算机输入有很多事情可以有机器来做,但思路是一样的。

李彦决定试一试,他拿出一本《平水韵》,从上面取字进行拆分、写出编码。

最新小说: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城南政北 南城亡事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东宫娇妾 1937:我的玩家是第四天灾!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替嫁太子妃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