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再从南方征调了。”
“北方还是受到条件的限制。不像南方。每家每户都能自备纺车织机。男耕女织。北方气候干燥。只有像肃宁那样在的窖中纺织;或者就是像大生纺织厂。寻到合适的的方。”李彦细细说道:“不过这样的变化确实是件好事。”
徐光启赞许的看了李彦一眼:“这样很好……老夫听说。近日京城里的布价比较混乱?”
李彦笑了笑:“说不上混乱。大生布本来就比南方布成本低些。不过这次却是他们容不下大生布。想要挤垮大生。”
“哎!”徐光启微微叹了口气:“他们来找过老夫。让老夫劝说于你。被老夫拒绝了。”
“这是他们不对。不管新式织机。还是在北方办纺织。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徐光启话音逐渐亢奋起来。显的有些激动。
“大人英明。”李彦当然知道徐光启说的“他们”是谁。无非是苏松会馆的那些人。徐光启也是松江府人。他们是想通过徐光启的路子来给自己压力。没想到徐光启并不支持他们的做法。
“商人逐利。”徐光启摇了摇头。抬眼看着李彦:“他们可能会针对你。大生……能挺住么?”
“徐大人放心。也该是大生一飞冲天的时候了!”李彦微微一笑。对徐光启说道。
借助夏熙的关系。李彦、夏熙与夏氏在天津也建起类似于怀柔的纺织厂。新式纺纱车与织布机的优势显露无疑。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在经过简单的培训以后。也能纺织出合格的标布。
天津距离肃宁并不远。在织出布胚以后。可以很方便的运到肃宁染整。然后在北方市场上销售。其成本比起大老远从南方运来的布匹相比。要少很多。
天津夏记布的出现。让苏松会馆的布商都感到有些不妙。夏氏在华北的人脉与销售网络。可以让这些布顺利的销售出去。
布匹的市场足够大。被抢去一些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北方布一旦进入市场。南布失去的就不是一点半点。南布将要失去的。可能是整个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