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打击,要换作宋朝水师或者高丽水师早就崩溃了,肯定是四散奔逃,但这对扶桑人尤其是扶桑海盗来说还没到他们承受的底线,甚至更加刺激起他们的凶性.剩下的那些海盗船加速朝林靖文这边冲过来.
"蠢货."林靖文冷冷地骂了一声,下令:"各舰绕着扶桑人外围呈弧形游行,注意与扶桑人的距离保持稳定,不要被他们靠近;保持T型面对着海盗船,边游行边射击."
这种战术是德国人在大概十五世纪的时候发明的,却是英国人最开始大规模应用,直到十七世纪中期英国的布莱尔根据这种战术以及英荷战争的经验总结出了著名的"海军战列线战术"(有一种说法是这种战术是荷兰的威廉将军总结出来的,不过确实是首先在英国舰队被普及,所以规范推广这种战术的布莱尔就成了这种战术的"发明者".)
而现在,受舰队各船的协调、士兵的受训程度等限制,林靖文并不能摆出真正的战列线,所以只能简化一下了.
好在简化的战列线战术对付扶桑人那是足够了,他们只知一味地蛮冲.一般情况下,等靠近敌方战舰之后先是用火箭让敌船混乱再派人过去进行肉搏,以日本武士的凶悍和不怕死,他们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很有效的.只不过,这种战术的首要条件就是靠近敌人.
很显然,船浆终究是比不过车浆的,不然宋人就不会抛弃传统的船浆而采用车浆了.表现在此时的情况就是,无论扶桑人怎么用力划,他们的船始终不能靠近林家战舰,自始至终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而林家战舰只是不停地绕着扶桑海盗的外围游行,每次划过海盗外围时就是一阵箭雨.这样一片片肉地削下来,最终扶桑人那三十条船一条接一条地着火爆炸再沉没,不一会儿海面上就满是扶桑战舰的残骸和扶桑海盗们的尸体,还有不少落水的人在呼救.
最终,这种明显没有任何希望的囚斗让凶残的扶桑人感到了畏惧,他们用旗语送出了投降的信号.
林靖文根本就狠不得杀光日本人,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