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首先将简易矩马布成一个半月形状,矩马后方一层层全是弓弩兵,再配合很少量的长枪兵,而半月的底部则集中了几乎所有的近战兵种。
林靖文布下的是偃月阵。本来这种阵型通常是背水一战或者是宿营专用的阵型,形如新月,比较适合防守,而不利于进攻。没办法,高丽兵虽然脓包,但人数实在太多了,只能考虑防守阵型。而林家军麾下多弓弩兵,要是用雁行阵的话,虽然有利于弓弩射击,但侧后两翼太过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可取,方圆阵虽然保险一点,但实在不利于士兵移动,也不可用。林靖文思前想后,跟王散他们商议过后,大家一致觉得偃月阵最合适。
“布阵。”
随着林靖文一声令下,传令兵开始忙碌起来,命令被一级一级传送下去。
“长枪兵前列。”
各千夫长一声令下,各个千人队的长枪兵上前将长枪架在矩马上。
“弓弩兵入阵。”
强弩、连弩、弓兵先后布置到长枪兵身后。此次林家军总共八万人,弓弩兵就达到了四万人,其中连弩兵足有两万之多。
然后后勤兵忙着搬运箭矢,将一捆捆箭匣从营中搬到弓弩兵身边。
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而对面的高丽人就比较乱了。他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野战,除去守城的十万人,他们派出了二十四万兵马,在高丽人看来,三比一的比例肯定能大胜。他们先是大军一窝蜂地从营寨或者是城中冲出来,然后又是一阵混乱地寻找队伍和将军,当真是鸡飞狗跳,相比于林家军这边的整齐有序,高丽人怎么看都象是没经过训练的菜鸟,只有少数高丽兵很快布置好阵型。
高丽人布的是方形阵,前面全部是步兵,朴刀兵居前,弓弩兵在中间,夹杂着长枪兵和棍棒兵,而剩下不多的骑兵布在阵后。棍棒兵是十世纪到十四世纪这四百年里中原兵种的特色,士兵以大棒或长棍作为武器,着轻甲,跟长枪兵类似,高丽人因为学的是中原文明,因此中原军队的编制有条件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