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希奇,上古嘛,大家都在同一个天子之下,从这一点来说无论在哪国为官都是天子之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但现在是宋朝,自两汉之后只闻皇帝不闻天子,这样的事别说发生,连听都没听过。
满座的人都不相信,赵桓不得不重复一遍:“伪唐以十七皇弟栻为枢密大臣,位列三公。”
“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如果宋徽宗是个穿越人士他肯定会来上这么一句,但是很可惜,他不是,他现在也只是眉头大皱,随即面有喜色地道:“且不说赵栻是否叛国,这一点先抛到一边,朕现在考虑的是,是否可以让赵栻背叛伪唐?伪唐新立,本就人心不稳,若朕让赵栻在伪唐内部乱来一气,则伪唐岂不似乎旦夕即亡?”
“这不可能。”赵桓还以为他的皇帝老子会想出
主意,原来却是这么个弱智的主意,“赵栻或者对那忠心,但依微臣观察,其对伪唐甚是向往,赵栻是不会背叛伪唐的,这一点微臣可以肯定。”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在辽东的时候赵栻跟他说起的那番话:
“大王想地不是象大宋那样在异族的铁蹄下芶延残喘,而是征服。大王想征服金国、辽国,乃至收复先唐朝我们汉人失去的安西、北庭还有安南,更甚至,大王想完成先唐想做但没能做到的事。打过天山,打到云和山地那一边去。”
想着赵栻说这番话的时候眼中地那抹狂热和向往,赵桓明白,赵栻已经跟大宋不是一条心了,大宋完全不能给他提供实现梦想地舞台,而大唐能。从那一刻起赵桓就知道,赵栻已经是唐人,而不再是宋人,即使亲身父亲宋徽宗下令,只怕赵栻也只是当个笑话看一看然后就随手丢到一边去。
赵桓将赵栻的话原封不动地重述了一遍。尤其是那一句“打过天山,打到云和山的那一边去”,这句话更是被他着重强调。
宋徽宗对此嗤之以鼻,蔡京跟他的反应差不多,童贯则是感到莫名其妙,而种师衡却是听的眼睛一亮,嘴里反复地念叨着“打过天山,打到云和山的那一边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