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北方无战事,不仅是无战事,秦元1348年到1349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明朝征服了数千里的土地,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上异族众多民心未附,正是需要治理的时候,为此,大明朝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钱粮物资,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极大量的奴隶。扶桑奴隶来源是断绝了,新的奴隶来源地就是南洋,北军南调,枢密院的目地不仅仅是要为大明朝开拓新的国土从而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受兰台所托,明军更是需要捕掠至少百万数量的奴隶。
原夷州府、琉球州、美岸州这南方三州地折冲府兵裁撤,不过枢密院在南方三州折冲府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南方军团,一众五万人,兵还是原来的兵,将却不再是原来的将,耶律昊事件之后,根据新的军制,原南方诸将被调往北方,而新的将领则从北方调过去。
大明朝南北相差太大,大明朝百万铁甲十之出自北方,而就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说,北方也是远远强过南方。
就拿工业来说,辽东苦寒,河北(混同江以北)和大漠就更不用说了,是以,北方难以发展丝、茶、瓷等传统工业,而是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械制造业尤为发达,但南方则不一样,南方三州土地肥沃,气候温暖而湿润,正适合发展传统工业,这就跟北方大不一样。
还有,就农业方面来说。北方地发展重点是畜牧,东北三省土地肥沃是没错,但基础设施太差。除辽东辽西二郡之外,东、长兴、柳州等郡基本上没有什么水利和灌溉设施,而且东郡多山,河北、河东和山南等郡就不要说了,走个几百里都不一定碰得到人烟,这样的情形下想发展农业?那可不止是一个“难”字,反倒是适合放牧和养殖。而南方则不一样。夷州、美岸、琉球,这三个地方哪一个不是膏腴之地,随便洒把种子下去什么都不干都能获得丰收,是以,南方农业发达,是大明的粮仓,而畜牧业基本没有,这跟北方截然相反。
南北相差太大,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很多时候林靖文都不由得怀疑。再这样下去,过个一两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