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济效益给自己赎身,每创造30两银子的经济效益。可以给自己赎身一年。
白奴们的卖身契约多是在十年至三十年之间,也就是意味着,一名白奴需要给公司创造300两至900两的白银。便可以提前获得自由。
而获得自由的白奴,既可以继续受到公司聘用,也大可选择离开。当然,哪怕重获自由,愿意离开的白奴恐怕很少。因为,有先进手艺的工匠继续接受公司雇佣,一年赚几十两银子,甚至几百两银子不是梦想。而大明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并非欧洲能比,还有此时的海上交通的危险、不便。更会留住绝大多数的人才。
至于没有手艺的白奴,也只能作为最低等的奴隶使用了。当然,没有手艺的白奴,公司却是交给那些有手艺的白奴去剥削、压榨。
让欧洲人去残酷剥削欧洲人,而公司的华人高层则露出和蔼可亲的一面。会让这些底层白奴受宠若惊,稳住他们的情绪,增加劳动效率。
而底层白奴受到的压榨过度,则往往选择向华人高层告密。这样一来,公司的华人高层,就多了敲打有技术白奴的理由。
以夷制夷、平衡之道。这是公司驾驭白奴的两大法宝。
“看,我制作出了无色透明的水晶玻璃!”荷兰玻璃工匠邓肯骄傲的展示自己的成果——水晶玻璃。
玻璃本身并不是高科技产品,但是无色透明的“水晶玻璃”,在17世纪却是高科技产品。哪怕是欧洲,能够生产水晶玻璃的只有——威利斯人、波西米亚人!
公元前3700年,古代及人已经开始烧纸玻璃,而公元前200年古巴比伦人发明了玻璃吹管制玻璃,后来玻璃的技艺逐渐传到了欧洲。在古罗马时期,欧洲的一些贵族,已经开始使用玻璃器皿,并且已经制造了玻璃窗户。
而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威利斯人继承了古罗马时期的玻璃制造技艺,成为了欧洲玻璃产业的霸主。
16世纪欧洲旅行家的笔记中写道:“玻璃匠人制造形形色色的器具:杯子、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