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礼的人,不觉得自己在贪污。送礼的人,也不觉得自己在行贿?文人之间交流学术和艺术,馈赠一些文雅的礼物,怎么能说贿赂呢。
许多的官员自称两袖清风,事实上,家中一堆的书籍、字画、文具之类的,在懂行人眼里,可能会估值几十万两,几百万两。古代的艺术品,以及文物,本质上也是文官们隐形的贿赂手段。
而且,一切本身就很有才气的人,行贿都不需要另外去买文艺品。而是自己创作字画、艺术作品送给别人,这种行贿手段,也更加隐蔽。这种氛围下,一名不参加科举考试
的“才”,本身就用于巨大的能量。
文人其实也是比较复杂的。
既有官官相护,文人相轻。还有,就是文人也盲目崇拜偶像,年轻的文人,崇拜一些宗师级前辈,在明末末年是难免的。
不巧,有些宗师级的文人,却是喜欢阿谀奉承权贵。田弘遇属于权贵行列,奉承他的文人门客数量也着实不少,其中,宗师一级的就有钱谦益。钱谦益被贬后,远离中央权柄,但是,一直在潜居在南京,并且就是秦淮河附近,和田弘遇算是邻居关系。
田弘遇在南京的宅,有院、有水榭亭,但是面积也才有半亩大。但是,价值已经超过5万多两银。
换做是在乡下。甚至可以占地几百亩,起几层和金銮殿比气势的大宅。但是这并没有意义。乡下几百亩的宅,也比不上秦淮河的半亩大的河房。
下了马车。
田弘遇对家人说道:“将车里面的银送到家中保管好!这可是皇上的银,出了差池,诛九族也不冤枉你!”
家丁们打了个寒战,同时也显得激动,国丈这个给皇上办事,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之后,田弘遇思索片刻,又派了一个下人道:“你去给钱牧斋先生发帖。请他过来!”
钱牧斋既是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魁首之一。
不过,他虽然文才惊人,但是节操可以喂狗。比如,他在朝廷政治斗争失败后。被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