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的中心人物,沮授指望能以师徒之谊感化这个孩子,日后劝他去辅袁氏。也算为河北留下了一点东西。可惜,沮授的学识虽然超过了司马懿。但在奸猾的心计这面,忠义直荐的沮授比之司马懿却是相差甚远。
沮授见司马懿愿意拜师,随即笑道:“好,好孩子,起来吧。你愿拜我为师,我很高兴。只是你我尚在军中,不便行拜师之礼,我便与你一封手杞,以证咱们师徒之名,如何?”司马懿欢喜道:“谨遵先生之意。
二人又是促膝相谈多时,司马懿方才一脸不舍的离开,方一出府。便见一脸喜悦纯洁的他瞬间又变回了那个神态潇洒淡然,好似浑不将天下任何事放在心上的司马大总管。
默然的看了看留有沮授笔迹的手杞,司马懿随手将它递给身后的随从道:“这里面有沮授的笔迹,你立刻送往将军那里,一刻也不竹缓。”
得到了沮授的笔迹后,程昱立刻赶工,撰写了两封与其笔迹一摸一样的书信,一封是送给袁尚的,另一封则是送给黎阳钩义的。
看了看信中的内容,曹昂笑着转头对郭嘉道:“最后的部分也终于完成了,为了设今日的这个局,冉们可算是费劲了心机啊。”
郭嘉亦是咧嘴一笑,冲着未干的墨汁轻轻的吹了吹气,开心的笑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咱们只需等待接手黎阳和那城就可以了。”
袁尚东巡的第二日,第一封信便先从河内送出,直接传到了现今的黎阳太守鞠义的面前。疑惑的看了看下面村夫打扮的送信人,鞠义随开信栈,接着不由惊叫出声道:“这是沮先生的笔迹!他还没死!”
沮授对钩义可算有救命之恩。乍一见他的笔迹,鞠义又怎能不惊?又怎能不喜?待细细的读了沮授的来信后,鞠义的虎目中不由露出了几点泪水,信中言明了沮授对袁氏的效忠,并屈身降曹,以为内应之事。
但是,最后几行的内容却令鞠义吃惊不小,信中言明袁谭联合曹昂欲反并打算乘着袁尚东巡之时行刺暗杀,沮授请鞠义速速去救援袁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