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排了。就是中间那排地无羽箭矢最大射程也仅仅刚刚够上第一排方阵的前方边缘。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锦绣山庄地全自动弩车发射地无羽箭更是如此。远距离对付没有穿铠甲的青壮弩矢的威力还可以。但是要对付正在高速奔跑中地战马,就已经有点勉为其难了,这些战马就是被这些没有多大威力的箭矢射中几箭。也问题不大,这些挂在马身上的箭矢不但不能让他们停止行动,反而更加增强了他们的凶性,冲刺的速度更快了。虽然第一排方阵中地全自动弩车全力射击,然而。弩车有限。这也不是移动缓慢地步兵,这是有着极高速度的轻骑兵。面对如此众多地敌人,虽然全自动弩车也射倒了不少匈奴骑兵,可是还是有更多的匈奴骑兵冲破了箭雨的阻拦,冲到了拒马前面。
早已经有了准备的匈奴骑兵,并没有象上次一样直接冲向拒马,而是在距离拒马还有数丈的距离上就已经跳下了战马,手拿盾牌武器靠了上来,身后的马匹自然有人收集,驱赶着在跑出弩车的射击范围,
这些已经下马的匈奴士卒,举着盾牌,互相掩护着,扔出早已经准备的飞钩,勾住围绕青州步兵方阵的钢铁拒马,并把飞钩后面的绳索连接到马鞍上,使劲向后拖去。
青州步兵方阵对抗匈奴骑兵的法宝就是轻便的钢铁拒马,这种用钢管和铁丝网组成的拒马,不但轻便,而且高度也适合,正好能够阻挡战马的跳跃,不管匈奴骑兵如何凶悍,想用骑兵冲开青州的步兵方阵,先过了这道拒马线在说。想过这条拒马线,只有一个办法,拉开拒马。
宋朝时期,完全依靠步兵的大宋军队,在和装备有甲骑具装的重甲骑兵的大辽、金、西夏作战的时候,完全不畏惧野战,而且屡屡有胜绩的主要原因根本不是靠某些人意淫的无敌长矛方阵,而是依靠的就是这种可以移动的拒马阻挡重甲骑兵和轻骑兵的冲击,在配以神臂弓,战斧,麻札刀把那些狂傲不可一世的重骑兵打的落花流水。
也许在欧洲横行一时的长矛重步兵方阵可以抵挡欧洲那些重甲骑兵,可是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