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兵和骑兵作战本来就是一个不对称的战争,在步兵和骑兵的对抗过程中,步兵永远是弱者的一方,就算青州的近卫军不怕死,能在小规模战斗中豁出性命战胜对手,可是小规模的步骑战斗和大规模的步骑战斗完全是两码事,匈奴数万的骑兵瞬间就可以把青州那2000多名近卫军完全淹没在骑兵的马海里面。
青州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供张金亮等人浪费,用己之长攻敌之更长那是找死,青州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尽办法限制匈奴骑兵的战术发挥,想尽办法把匈奴骑兵拉下马来,这样才能用己之长攻敌之短,才有取胜的希望。
虽然近卫军的掩月刀阵威力巨大,但是这种刀阵只适合进攻,而且极其耗费体力,完全是一种过把瘾就死的兵种,没有其他兵种的配合在遇到大量地骑兵的时候,绝对也是渣,并且也是渣的很彻底。
在冷兵器时代,没有那个单一兵种是万能兵种,长矛步兵不是,掩月刀、拍刀、巨斧兵不是,骑兵也不是,只有把这些兵种完全的结合到一起,成为合成军才能够使其发挥出无穷的威力。
就是到了现代,依旧如此,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坦克仍旧需要步兵(步兵战车)的保护,才能使其发挥出强大的威力。
当然,在冷兵器年代众多单一兵种中,骑兵的综合性能最为优秀,其性能远非某些人yy长矛阵能够比拟的,少数的骑兵就可以对人数较多的长矛方阵进行围殴,但是人数少的长矛方阵步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人数较多地骑兵进行围殴,当然,也许所谓的长矛方阵可以采用选取合适的地形,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数(自然需要比骑兵多地多的人手)迫使处于不利地位的骑兵和其交战(守其必攻),并占据上风。但是,那都需要条件,尤其是地形条件,和人员的数量。西班牙方阵步兵和瑞士长戟步兵方阵能够闻名天下,和其国内多山的地形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中国广袤的华北平平原上,在中国广袤平坦的中原大地上,想在大规模战役中,使用单一的长矛步兵或者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