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同他借兵,去扬州城外的天昌关迎驾。
佐领军并不知道藏仲英来扬州是负有特殊使命的,还以为他也是奉皇上口谕,先来扬州做前事调派。只心里隐隐觉得有点蹊跷,隋炀帝不是刚下旨,遣传旨官来琼花观,调柳大人前去天昌关镇守么,如何又派贴身护卫前来呢?这不是多此一举。
但他知,有些事情不好太过问,便道:“正好皇上也传来圣旨,令本部前往天昌关驻守候驾,原也打算明天启程,藏护卫可一起同行。”他的意思是不用借,即然都要去天昌关,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也没什么坏处。可他哪里知道,这坏处可大着呢。
这藏仲英察言观色,已然看出领军不予借兵给他,分明是不让他越位行那柳太守的职权,心里暗恨。但此次,自己是另有他事,要去城楼上等人,便不想把事情弄糟,如要强借,定是不好。况姓柳的不在,和那红衣小孩不知去了哪里?估计还有看门老头说的“鬼怪”。因此,他便把一腔子不爽,暂行积压下来,等以后再作道理。在他看来,小不忍则大乱,这也算是他明智之举吧。
于是便道:“即然皇上有令,刻不容缓,何须要等到明日?此时动身方才为是。”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
领军闻之心中极为不快,这不跟我们太守对着干么,况那皇上老儿还没来呢,他可不知先时在古风酒家发生的事情。但转念一想,明天与今天又有何区别?他毕尽出身于戎马之涯,兵贵神速亦然成了习惯,便点头,当即去军中安排,准备出发。
而这里,藏仲英见他听命自去,心中不甚得意,一扭头,却看见仍立于场上的喜豹,这不是刚才在古风酒家同那柳太守一起的黑脸大汉么?那两个人的去向,他一定知道,于是眼珠一转,问道:“这位兄弟好面熟啊,怎得只有你一人在此,那两个人呢?”好奇心仍是出于一种不服心理。
喜豹站那,盯了他已很久,心道,这家伙可真会装蒜,在酒楼输了不服,想跑这来借什么兵,撒他娘的野,这明摆着是挑衅么。刚见他借对方的话头同样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