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无意间想起,看了这么多小说,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没有什么衡量标准?如果要别人向我推荐小说,该告诉对方什么条件?想了想,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首先是自己的喜好都一直在变。小时候,对我来说,几乎什么书都有莫大的吸引力,记得我第一本看的是成人版西游记,有许多字还不认识,从早到晚,整整一天都没能看完。当时已看过电视,不过读了小说,还是有种完全不同的雀跃,只觉得世上最好玩的东西,莫过于此了,每天做完作业,便安安静静坐到一边,捧起西游记,读了一遍又一遍。与之类似,第一次读到武侠小说时,我也完全迷了进去,记得那是本旧派武侠,作者书名都记不清了,只还依稀记着些情节,与十二金钱镖有些类似。
那时候,几乎没什么分辨能力,只要是武侠小说,都读得有滋有味的,对我来说,作者是金庸还是古龙,是全庸还是古尤,并没有太大区别。直到进了中学,我才渐渐有了自己的喜好,金庸的,每部都是我的最爱,而卧龙生,陈青云,柳残阳等人,被我归为二流,至于其它名气更小的作者,则渐渐失去了兴趣。除了金庸,第二个被我当宝的是梁羽生,在我心中,一度把他和金庸并列。古龙和温瑞安也曾喜欢过一阵,不过并不长久,程度也稍微欠缺了些。
接下来是一段书荒期。当时苏州市内大大小小的书店,无论是正规的新华书店,还是小小的租书书屋,甚或是夜市地摊,可以说,很少有我不知道的了,有一阵甚至跑到废品收购站去找书,但找来找去,各处的书还是大同小异,毕竟金庸一共也就那十多部作品,古龙的虽然多些,也总有看完的一天,于是,那段时间,只是反复地复习旧书,不过古龙的小说看个三五遍也就烦了,其他作家的往往第二遍都不想读,金庸的看的遍数最多,书中部分章节,或者各部小说的回目名称,典故来源,还有书中出现的九阴真经经文,九阳神功,孤独九剑等,都能背诵,再看,也已经没多大意思了。于是,武侠小说被我丢了一阵,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