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援今日回府,一方面是将官家的心迹告诉杨宗保,一方面是剖白自己在小皇子一事的立场。既然小皇子是杨宗保选定的主子,杨昭援认定的儿子,那么今后杨家就可以一改如今审慎介入未来皇位之争的作风,改为全力支持小皇子。
接下来的半个月,一向低调的天波府开始合纵连横,凭借和寇准王旦十几年良好的关系,接受了王旦离京后的大半势力。
所有势力包括官家都没想到一向低调的天波府,在老太君突然发威的情况下,在汴京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官家的一番计较,买来的半个月时间,却是为天波府做了嫁衣。
但是这半个月里的一些消息终于让杨宗保惊惧起来。杨宗保如今武艺大成,矢志纵横天下,哪怕是辽国萧太后都不足以让他惊惧。
可是正月二十八,两淮盐运使急奏上京,两淮盐运有所耽搁,淮北会出现短时间的盐荒。隋唐以来,每一个天下大一统的王朝,都是北产精铁铜矿,难产盐茶布匹,然后再进行转运。
两淮盐运,是将江南官盐,运至开封,最后再转运西北各州。食盐为百姓命脉,若长时间盐荒,必然激发民变。
幸好奏折写明,盐荒时日不会太长。可让杨宗保惊惧的是上奏的是两淮盐运使卢定一。
正月三十,正月里的最后一天,官家正在为自己正月里完成封后准备的计划得以实现而与刘德妃饮宴。淮阴又传急报。今年火炭突然成品欠缺,虽然极力征调,但恐怕除了应付京师,其他边远之地的百姓要过一段寒冬无火炭的日子。
最重要的是,运抵三关的御寒火炭也会大幅锐减。上奏之人,淮阴调度使卢方中。
杨宗保想不到,卢家的反击是如此的犀利张狂,而他们的势力居然可以影响到边关的军需转运。边关将士,苦寒中未果戍边,可是连御寒物资都没有。这次只是少量的火炭。要是下一次是寒衣,兵器,甚至军饷?那岂不是导致军中哗变?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好日子。广南西路转运使卢方*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