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长前思后想,始终觉得搞不明白偃路子最终为什么笑的那么释怀,那么满足。
于是他直起身,回顾四周的荒丘,试图从中找到一点头绪,这时其他的族人也纷纷站起,由于刚才大家心里都满怀激愤,所以头上有很多人都磕的青紫,族长想再次进到陵墓里,去看个究竟,在坑下的族人也纷纷跃上来。
“喀哒”一声轻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是有一名勇士在往上跃的时候不甚把佩刀掉在坑底,他急忙转身跳下,弯下腰,想把配刀拾起来,他用手抓住刀鞘,正待提起,却发现配刀纹丝不动,像是被一股极大的吸力牢牢拽住,他费了好大劲,才把配刀抓到手中,这时众人已经走入地陵口了,他急忙跟上上去,他是族中有名的勇士,头脑也比较简单,他想如果被人知道他拾起一把配刀都需要很大的力气,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这份尴尬。
古时对荣誉看的极重,不然也不会有管仲“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可是往往当虚荣心也成为维护自己荣誉的手段的时候,这时的荣誉反而会给人留下遗憾。
眼前的事情就是这样,眼看着谜底即将揭开的时候却有人因为一时的虚名而擦肩而过。
如果这位勇士以后知道因为当时自己一时的糊涂而给族人带来灭顶之灾的话,相信他会为自己目前的举动而抱憾众生的。
族长在陵墓里仔细的搜索,随行来的人也有通晓木枢之术的,大家重新仔细检查了一下陵墓,可是整个陵墓里除了一些尚未修建好的建筑外,其余的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线索。
族长不由的有些失望,眼见天色已晚,于是安排众人休息,等待其余的族人到来时和大家一起商议对策。
众人在丘陵旁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安下营帐,起灶做饭,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大说话,悲伤、失落的气氛仍然萦绕着众人的心绪。
晚上安排完岗哨后,众人就开始就寝了,族长躺在营帐里,辗转反复,没有一点睡意,可以想象的到他现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