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阳气最盛的时候,就是因为“蛊”是阴性,借助阳气压制,以免遭到反噬。
而当时选取的互相蚕食的五毒,被称为“蛊物”。
据说当年研制出“附血蛊”这种蛊的人是一个疯子。
苗家蛊族史上的一个世世代代遭受万恶诅咒的疯子。
同时他也是苗家制蛊史上最令人佩服的一个降头师。
天才和疯子也许只是一线之差。
他一直想突破在蛊上的研制,他把蛊和血咒融合一体,可是普通的蛊物(即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即使毒性最强的,成为蛊后,也抵御不了血咒。
没有办法,他只能反其道行之。
即用和五毒相克的生灵来制“蛊”,如蜈蚣畏鸡,他就选用鸡来做蛊引,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对方是神,可是他却偏偏要化解他的佛性,让他成为一个魔。
如果去度化一个人成为魔,也许困难并不大。
可是如果让一个佛成为魔。
其结局就是要么被佛毁灭,要么就是化佛成魔。
即使成了,其人本身的魔性也更加强悍。
制蛊也是一样,因为成蛊要用降头师的头发灰末和精血,所以蛊本身就凝聚着降头师的灵,再用和蛊相克的灵物去制蛊,降头师不论成否,都会被受蛊的灵物反噬成为“蛊人”。
本身蛊就是一件很损阴德的事情,现在他又反其道行之,而血咒又具有很强的“咒术反噬”作用,其后果不言而喻。
据苗家蛊族故老相传,当年这个制造出把蛊和血咒融合一体的降头师,在研制出的当夜,全寨上下,方圆五里所有的人畜,都成为了“阴人蛊”。
“阴人蛊”就是指所有的生灵都成为和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一样的毒物,除了形体和这些毒物不一样外,其余的大脑思维方式,及其毒性都和一般的毒物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这些遭及池鱼之殃的人都成为了动物,和动物一样思维,只是具有人的外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