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怎么不恨!”张常咬着牙齿说“那些浑身散发着腥臭的匈奴人,奴婢恨不得生吃他们的血肉!”
“哦。。。。。那张常啊,你帮寡人去做一件事情吧。。。。”刘荣一边走一边道“寡人放你一个月大假,你回一趟上郡老家,一来看看自己的亲人,二来,帮寡人在当地找上几百个年纪在十二岁到十六岁,双亲死于匈奴人手中的少年!”
“殿下。。您这是要?”张常不解的道。
“寡人,要训练一支童子军!”刘荣抬起头,看着乌云密布的苍天说,他的心中确实早就有这样的规划,这支童子军,将成为他日后最的的依仗。
他要用近代军队的纪律约束他们,教他们识字,画图,告诉他们,战争的真正含义,他们应该是一批种子,在成熟后,将迅速膨胀起来,将刘荣教给他们的东西,传播到大汉国的军队中去,最终,实现军人全体扫盲的伟大计划。
不要小看了扫盲的意义,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实力在现代以前,其主要表现方式为国民的识字率。
国民识字率在近代,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意义远比生产一艘无畏舰或者在某个重大领域取得突破更高。
而在这个时代,显然,实现全民扫盲,未免太不现实了,而军队,却因为其特殊性,成为了扫盲的最佳目标。
而假如每一个军人都会识字认字,并看的懂最基本的行军地图,懂得最基本的算术,那么对于整个国家的文明水平来说,将是一次飞跃式的发展,而且军人懂得基本文化后,还将促进整个军官层的指挥水平的提高。
因为大汉国的军队,是以军功论高低的,军官倘若不努力,那么他们便会被自己的士兵所取代。
历史上,李广等诸部出塞北击匈奴,却迷路的事情,或许再也不会发生了。
最重要的是刘荣选择的童子军的基础,是以那批失去了双亲,对匈奴和异族怀有深刻仇恨的少年。而且年纪被刘荣限制在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
这样的少年,还没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