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人所明——钥匙的旋转通道上布了许多障碍,只有正确形状的钥匙,通过符合步骤的正确旋转,能通过这些障碍并打开锁,而别种钥匙则不能。
在许多藏宝电影中都有这种古董锁的影,现在这只真货要拿出去拍卖,准会是一个惊人的天价——不过它再昂贵,显然是为了保存箱内昂贵物品的。
一个厚实的大橡木盒摆放在箱角。中世纪时代,这种矩形橡木盒是用来存放家族圣经的。而所谓家族圣经是用一种精美的花体字印刷的圣经,前半部分是《旧约》、《约》,后半部分空白,用来记载家族大事记——类似中国的家谱。
世纪时,领主们上教堂祷告,身后都会跟着几个侍从,抬着这种包金嵌银的家族圣经。到了二十一世纪,家族圣经便不再拿出来展示,那些贵族后裔们常把它存放在银行保险柜里,或者干脆寄存在教堂密库里,平常难得见到。唯有家族增添成员的时候,它会被取出,由当代家主在后面添上人的名字。
橡木盒很沉重,舒畅轻轻拿起,小心地推开了盒盖。
室内顿时金光一片。
这是用托瑞尼制作的金箔制成的黄金书,金箔上用尖利的针尖刻画下一个个字母,而后装订成册。
购买这批金箔就是一笔大费用,把它们装订成册依旧就是大麻烦。但是,埋藏在地底数百年,唯有这种耐腐蚀的金属能把记录保持到永久。
这就是所谓的“时间箱”,中世纪时代,有钱的贵族闲得没事,常要制作一个密匣,装入当时流行的某些物品,譬如烟斗、雪茄刀、一份报纸、一份杂志,几件穿过的旧衣服,或者当时的日记。以便后人挖出,能够通过这些物品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形态。
贵族们把这个活动称为“封存记忆”、“凝固时间”,中国把它称之为“时间箱”。
确切的说,“时间箱”活动是从公元99年开始的,那时一个千年之交,一些教士先开始埋藏“时间箱”的行动,而后每个世纪之交,都有人埋下上个世纪一百年间人们留存的记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