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片区域,剩下地事就是矛与盾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潜艇要尽量表现出自己的隐藏技巧,搜索部队则展示自己的侦查技能,谁将是最后地胜利者。C先生这伙人恰好是改变力量对比的砝码。
“我刚才检查了一下潜艇。我现在能做的是改装你的动力系统。我可以提供一种利用热核材料作为能量地离子浮反应堆,它只有一个茶杯垫大小。却可以提供你现在舰载反应堆数倍的动力。
除此之外,我还可以改装你的攻击系统,你知道粉状炸弹吗?我们可以给你提供这项技术。还有次声波武器,我们可以把这种武器装入浮筒中,你可以把它伪装成一个漂浮物,释放到海面上,在必要时刻引爆它们……
瞧,有我地支持,你并不是毫无反击能力……此外,我对你地航线也有一个建议,我发现你正在驶往白令海峡,穿过白令海峡后,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沿着北极航线,穿越整个俄罗斯,另一个是穿越整个加拿大,但你有没有想过:地球,它是圆地。”
舒畅不是一般的聪明人,对方只是提了个醒,他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还有一条航线,穿越北极大陆,直接抵达目地地。”
早就有人提过这个想法,他们认为从北极大陆走直线距离,反而比在平面上,绕过整个俄罗斯,或者整个加拿大,路途距离更短。有些人甚至计算出多条航线。
但所有的设想都存在一个障碍,那就是极地冰块。由于极地冰块的漂移不定,从海上很难穿越冰封大陆,而从空中穿越,又需要建立导航站,在极地建设这样的导航站,维护费用高昂,算起来还不如原先的航线成本低廉。
冷战时期,俄国人曾想着开辟一条冰下潜艇航路,避过美国土的侦查……嗯,舒畅现在乘坐的潜艇,就是他们开辟这条航线的成果。它被冰封在几百米的海底,能量耗尽……
当然,这一切都是限于能源。如果潜艇有了更强大,更持久的能源,就可以溶化北冰洋的坚冰,从冰下不为人知的穿越过去,出乎意料的抵达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