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过人之处。
想通这些,桥瑁当即出言:“我最近才得知,陈文昭逃逸之后,乔装打扮、隐姓埋名去了睢阳,不知怎么就被我的伯父看重,倾囊教授兵法。直到大赦天下以后,陈旭才将真实身份告知伯父。”
桥瑁说完之后,在座众人脸‘色’各异。没有一个人会相信,陈旭隐姓埋名被桥玄看重的鬼话。
他们只是没有想到,藏匿陈旭的居然是他这个东郡太守。然而在座之人都是桥瑁党羽,虽然知道其中猫腻,却也没人说破。
“陈文昭被桥公看众?”
陈旭被桥玄看众之事,他们都感到稀奇。
桥玄名声极大,曾经还位列三公,他看人的眼光之准,天下皆知。既然陈旭被他看中,说明他必然有过人之处。
“不错,伯父来信,竭力称赞陈文昭,说假以时日,陈文昭必将成为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就连他的字也是伯父所取。”
“伯父曾言,如今天下‘混’沌,给他取字文昭,就是希望他能以文安邦,以武定国,如同旭日东升一般,为天下带来光明,以壮我昭昭大汉之声威。”
听闻桥玄如此夸赞陈旭,在座众人尽皆变‘色’。
桥玄的评价不可谓不高,若果真如此,陈旭就值得他们重视了。
“既然‘蒙’桥公如此称赞,此子定然不凡,征辟他为义军首领,可也。”郡丞出言说道。
他为人虽说比较正直,但还是有些‘门’户之见,之前见陈旭出身贫寒,还有些轻视。
如今既知陈旭被桥玄看众,还让桥玄倾囊教授兵法,就算得上是桥玄的半个弟子。
如此一来,陈旭绝非外人,他的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既然如此,就没有理由拒绝。
众人都不反对,只有长史问道:“我观黄巾动静,不日便有可能攻城,要请回陈文昭,来回恐怕要十数日之久。若在此期间,贼人攻城,却是奈何?”
“哈哈,此事何难?三日前文昭就回到濮阳,处理完村中事务,不日便会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