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多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他们确实没可能依靠时间的自然流逝来渡过这漫长的6个消失,真正的通关还是得依靠欺骗和阻拦玩偶,尤其到了即将天亮的时候,玩偶们甚至会成群进攻,届时时间进度可能会瞬间涨上一两个小时。
很多时候,等待会比其他的境况更加容易消磨一个人的胆量和耐心,幽闭恐惧症很多时候不仅来源于空间的狭小,更来源于动作的局限和有限性。
然而这种幽闭恐惧症的情况如果抽象了说,放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上一样是说得通的,人们总会认为,做事情比不做事情好,即便知道自己做的可能是无用功,他们也不会愿意好好地在那里等待,这很奇怪,但是似乎又很合理。
空间的局限和行动范围的局限将会提供数倍于之前的未知性,常年生活在山洞里的人对外界的恐惧与好奇的力度不会亚于外界的人对一个幽闭山洞的探索**,这种心理现象是相对的,古斌曾经专门做过一些专题电影的整理,并结合着一些比较出名的游戏作品分析了这种奇特的心里现象。
这种幽闭空间同时会为其中的人提供三种不同的因素,第一个是安全假象,第二个是不安预兆,第三个是恐慌心理,一般来说,当幽闭刚开始的时候,不安预兆开始堆积,并逐渐地转变成恐慌心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事情没有发生什么过于直接的变化,所以恐慌心理将得到消退,一部分转变为不安预兆沉积,剩下的则转变为人们心中的安全假象。
然而剧情缓缓展开,被困在有限的封闭空间的人们将会遭遇一些突发状况,因为本身的警觉,他们成功地应对了这些状况,并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心理状况会获得惊人的变化。
恐慌心理完全地转变为不安预兆,而人们给自己的安全假象暗示也越来越强,最后,这些东西将会在下一次恐怖遭遇到来时完全地迸发出去,带给心理更大的冲击!
这种冲击是有极限的,当量变达到一定的水准而转变为质变时,死亡和爆发只能二选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