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友担忧”。
韩荣被曹操擒获,已抱有必死之心,如今曹操亲自为他松绑,还毫不犹豫的将他释放,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由得呆立当场。
曹操见他如此,笑道:“老将军不忍离去,是否还有留恋之物”。
韩荣在原地沉默片刻,道:“虽然丞相有今日不杀之恩,但他日若再战场相遇,我亦不会手下留情”。
曹操笑道:“我今日将你释放,乃是因为将军忠义,又岂能有让将军心存感恩之意,他日若再战场相见,将军尽可作忠义之事,我绝不会怪罪于你”。
韩荣长叹一声,缓缓走出,也没有谢曹操不杀之恩。
韩荣走后,于禁道:“丞相为何不杀韩荣,此人武艺高强,丞相此举无疑于放虎归山,今后必为我军之患”。
曹操道:“韩老将军在袁本初军中多年,颇有威望,我若将其杀死,日后与袁军对垒,袁军将士必因韩荣被杀而战意更甚。此番,我将其放回,那袁本初外宽内忌,对韩荣必生疑心,也不会再重用与他。
而韩荣手下将士会因此而为韩荣打抱不平,从而对袁本初不满,日后再与我军相遇,也会念我对韩荣有不杀之恩,皆不会死战也。”
于禁等人听了以后,尽皆叹服。
曹操又道:“如今我军疲惫,军士伤亡颇多,但又不能仓促退兵。而且,袁军盘踞在荥阳、垂陇,对洛阳与许都威胁甚大,诸公可有良策应对”。
郭嘉道:“河北兵马甚是雄壮,而且数量多于我军,若正面攻之,我军实乃有心无力。虽然我们已经探知袁军粮草囤积在荥阳,但荥阳有重兵把守,急切间无法破之。
唯今之计,只有让冀州产生内乱,令其后方不稳,逼迫袁本初撤走大量人马以平定境内之乱,那时,我们即可审时度势,找出袁军的破绽将其赶过黄河,收复失地”。
曹操听后眼前一亮,笑道:“奉孝之计甚妙,如此,袁本初必退也”。
孙轻自从投靠曹操以后,并未得到重用,被曹操安排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