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惟科幻电影,整个电影艺术在一开始只是被看作马戏场所中表演的一种魔术,所以当它传入中国时才有‘西洋镜‘的称呼。
由于史料不全,现在能够找到的最早拥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是1895年上映的《机器屠夫》,在这部仅一分钟长的影片里,活猪从机器的一端被赶进去,熟肉制品从另一端送出来。在1897年的一部2分钟短片里,医生给乞丐更换掉丑陋的头。科幻电影的这些历史源头默默无闻地夹杂在大量的‘西洋镜‘中,一直到奇才梅里爱出现。
在世界电影史上,梅里爱以特技摄影的创始人而著称。在偶尔的工作失误中,他发现画面剪辑可以体现超现实情景,于是开始了对电影特技的钻研。1902年,梅里斯推出了经典科幻片《月球之旅》。这部影片取材于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一颗炮弹将地球探险家送上月球,几经奇幻之旅后回到家乡。
从那以后,科幻电影作为一个主要片种,与其它电影片种一起成长,并相互借鉴。大概正是由于电影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和科幻小说在文学界中的地位相比,科幻电影在电影界中的地位一向要高一些。
最早给科幻电影带来艺术内涵的,是那时的一些经典科幻小说。如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隐身人》、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等等,都被各国影人搬上银幕。其中,影片《化身博士》在解放前还在中国放映过。尽管编导在改编原作时不可能完全保留其艺术魅力,但小说本身出色的思想内涵还是多少能保存下来的。与此同时,当时的苏联电影界也将《阿埃里塔》搬上了银幕。
1926年,德国电影界推出了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科幻巨片《大都会》,这部影片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科幻艺术领域,被视为二十世纪十大影片之一。影片耗资达7百万马克,拍摄时间长达16个月,动员演员多达三万余人,最后完成的影片长达四个小时。所有这些纪录不仅在当时,也保持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