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向徐庶望去,希望他能解开他们心中的疑惑。
徐庶沉吟一下,又问荀志道:“你来襄阳参加考试,你伯父知道吗?”
荀志的伯父正是荀攸,荀志苦笑一声道:“我来襄阳参加考试是两个月前由家父决定,我想伯父应该知道,至于他是赞成还是反对,我就不清楚了。”
徐庶点点头,又对人笑道:“这次襄阳公开取士有两重用意,一是刘州牧欲招揽天下人才,其次也是想利用这次机会和天下各大世家建立一种联系,大家都是聪明人,从你们来荆州考试,便可看出你们家族也有这个意愿,这是好事啊!”
徐庶说的这番话,崔实心里明白,他前来荆州的途中,去了一趟西河郡和叔父见面,叔父给他仔细分析了荆州公开取士的意图,所以崔实并不感到奇怪。
但荀志和邓宏却不知道这些细节,徐庶这样一说,他们才恍然大悟,难怪家族这么重视这次考试,原来竟有如此深意,两人顿时兴奋起来,虽然徐庶没有明说,但他们都听懂了,他们肯定会被录取。
邓宏忍不住问道:“请问长史,假如吏考被录取,会被任命什么职务呢?当然,我不是说我自己,而是指其他士。”
虽然邓宏问得比较唐突,但这个问题却是每一个人都最关心的事情,崔实和荀志都屏住呼吸,等待徐庶的回答。
徐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眯眯道:“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次吏考,除了最优秀者会留在将军府任职外,其余都会去县里为官,主簿或者六曹之类,总之,会从最下层做起,一步步提升,州牧要逐渐建立一种升官制,你们就是第一批。”
.........
在万众期待之中,荆州的吏考正式拉开了帷幕,一共有五千八人参加,如果说书院考只是一次热身,那么这一次吏考才是真正的考试,一共要考天,包括经书、诗和作赋。
在五千八人中,只录取一十人,其中十人内定,另外一人是经过公平竞争来择优录取。
就在考试开始的同一天,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