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书房里刚刚点燃了火盆,但房间里却很寒冷,徐庶坐在火盆前搓手烤火,今天虽然是难得的休日,但徐庶在家中也坐不住,他在昨晚终于完成了刘璟交给他的任务,今天特地赶来和刘璟探讨。
这时,门开了,刘璟裹夹着一阵寒风走了进来,歉然笑道:“房间里很冷,要不我们去贵客房,那边更暖和一点。”
“不用了,这里烤火就不冷了。”
今天两人都穿得很随意,不是朝日,两人也去除了那些繁缛节,就仿佛朋友之间聚会,这也是刘璟对手下的再要求,徐庶跟随刘璟多年,也就习惯了刘璟的各种规矩。
两人坐下,徐庶取出一只卷轴,递给刘璟道:“上次州牧谈到权力改制问题,按照州牧的思,我做了一些方案,请州牧看一看。”
其实刘璟和曹操一样,也在考虑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考虑北征,不同的是,曹操有成年儿可以托付,而刘璟的儿才四岁,他便考虑从制上进行改革,防止一人独揽政务大权。
这一点徐庶为支持,虽然这会削弱徐庶本身的权力,但徐庶考虑的却是将来,一旦形成制,对君权就是一种很好的制衡,防止君权独大。
刘璟的思很简单,汉朝是君相共权,君权和相权各自**,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但刘璟这次提出的要求是分权制,也就是多相制,不止一个相国,相国之间进行权力平衡,这样就能防止一人独权了。
徐庶又介绍道:“微臣想到的是五长史制,设五名长史,轮流执掌政事权,重大政务之事则五人表决,多数赞成即通过,另外再设立侍中对当权长史的政事进行复核,若有疑问则封驳返回,提交五长史共决,这样就能有效防止一人独权。”
刘璟点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把将军府的长史之权分散给数人,实际上就是分散相权,又有审核机关,再加上直接向自己汇报的监察内史,这样他就完全可以把政务大权暂时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