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不过植公告诉孩儿一件,着实令人惊讶,我觉得其中很有蹊跷。”
“什么蹊跷之事?”杨彪追问道。
杨修便将杨添立功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我和植公都一致认为,以刘璟的精明,杨添不可能搞到平章台议事记录,这可能是刘璟的计策,利用了杨添。”
房间几个人都面面相觑,这时崔琰在一旁道:“如果杨添真的投降了刘璟,甘为刘璟说利用,晚辈倒觉得这是一个扳倒曹丕的机会,世叔以为呢?”
杨彪沉默不语,他心中有些矛盾,他当然也认为这可能是扳倒曹丕的机会,但他又不想破坏刘璟的计划,毕竟他对刘璟复兴大汉也抱以厚望。
反复权衡后,杨彪缓缓道:“这件事还需要和刘璟先进行沟通,我们性就明着告诉他,魏国的世之争已到了白热化,我们士族支持曹植,希望他也能帮助我们,共同扳倒曹丕,推曹植上位。”
杨修点点头道:“孩儿也是这样认为,现在军方支持曹丕,虽然魏公偏爱植公,但植公的势力不够强大,还是处于劣势,如果刘璟能暗中支持植公,他在外部发力,对植公上位就有利得多。”
崔琰也接口道:“刚才德祖提到了汉军准备攻打合肥,假如我们能说服刘璟,暂缓攻打合肥,并将这个功劳记在植公身上,魏公对植公必然会刮目相看,这对植公上位有直接推动作用。”
崔琰曾为曹操幕僚,他知道曹植当年两次出使益州都失败,成为曹植仕途中的一大败笔,很多支持曹丕的人动不动就拿此事说话,打压曹植,解铃还须系铃人,曹植要想在这件事上彻底翻身,还是需要刘璟的配合。
这个想法得到了杨彪的深为赞同,杨彪随即对崔琰和杨修道:“我会写一封亲笔信给刘璟,请他务必帮助我们,另外修儿再去找植公,让他主动提出和刘璟谈判,阻止合肥战役爆发,让他的心腹出使成都,至于我们这边,也要先去一人和刘璟沟通。”
说到这,杨彪对族侄杨训道:“贤侄就辛苦一趟,替我送一封信给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