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低头沉思不语,坦率地说,对方提出的这两个条件并不高,每月一万石粮食,如果停战五年,那就是六十万石粮食,但不可能停战五年,停战一年就不错了,魏公也只是想争取时间备战。
至于第二个条件,不准干涉江东政局,看似条件很高,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意义,自从战船及水军被摧毁后,曹军已经无力干涉江东政局,最多派人秘密出使江东各方,比如陈矫现在就在会稽郡,但作用不大,对方居然提出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条件,令董昭思不得其解。
难道刘璟不知道曹军对江东影响力其实已经很小了吗?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提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条件呢?
这一刻,董昭忽然有一种明悟,汉军其实并不准备打合肥战役,就算他不出使,合肥战役也不会在近期爆发,所有的这一切,刘璟不过是在摆个姿态而已。
悟通这一点,董昭的心中顿时变得轻松起来,作为全权使者,他完全可以答应对付提出的两个条件,想到这,董昭毅然道:“为表示魏国的诚意,司马尚书提出的两个条件,我可以代表魏公接受。”
刘璟点点头笑道,“既然双方协商撤军的障碍已经扫除,那么我们就可以坐下来,具体商讨怎么撤军,撤军距离和人数等等,我会任命司马尚书为全权代表和董大夫谈判,希望能够尽快达成共识。”
会见结束,刘璟回到了自己的官房,脱去礼仪王袍,换了一身轻松宽大的常服,他又对侍卫道:“去把军师请来!”
“不用去请了!”
门口传来贾诩的笑声,“我这个不速之客已不请自到。”
“军师请进!”
刘璟连忙将贾诩请进来,两人在房中坐下,侍卫给他们上了茶,贾诩笑道:“董昭似乎已经明白了汉王的真实意图,我看得出他最后恍然悟通的神态。”
刘璟冷笑一声,“董昭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他若连这点暗示都看不出,那他这个谋士就当得不合格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