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送死啊!”
“是啊,主公。”刘封也说道,“易小川如今已是东吴的劲敌,周瑜亲自领兵追剿,怕是必要索他性命,为了救一个将死之人,我们冒这么大风险,万不能行啊!”
其实,刘备心里是想救易小川的,但是自己还没开口就遭到了糜芳、刘封的反对,一时间也不好说什么了,只好转向诸葛亮,希望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能说服自己——当然,说服自己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说服众人。
“孔明啊,你说说,我们为何要救易小川?”
“主公,”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我承认,我建议救易小川,我自己存在私心。易小川是我的大哥,对我有大恩,于私而言,我必须救他。”
说到这里,诸葛亮没有继续说了。
“那么于公呢?”刘备追问道,他这样问,就是想让诸葛亮说出更加有力的理由来说服众人。
“没有于公,”诸葛亮摇了摇头,“我们的总兵马一共一万两千,骑兵只有七千,就算七千骑兵全部出动,也未必救得了易小川。刚才两位将军说得对,这次前往南郡,确实十分冒险,因为我们要面对三股势力:易小川的「不死骷髅」、周瑜的江东骑兵,甚至,还可能有南郡张郃的部队。”
“军师,既然敌我的情况你都你如此清楚,为何还要去犯险呢?”糜芳问道。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垂下,“我说了,易小川是我的大哥,更是我的恩人,如今他有难,我必须得救。”
“主公!”说着糜芳将目光转向刘备,那表情的意思很明显:主公,你都听到了吧?易小川根本不能救啊!
刘备没有面色凝重,眼睛眨了眨,“孔明,我们自己的骑兵,一共有多少?”
聪明的诸葛亮当然明白刘备的意思,“禀主公,我们的骑兵共有三千。”
这里要解释一下,当初刘备是带着自己的残兵来到江夏和刘琦兵合一处的。之前诸葛亮说的七千骑兵那是刘备军加上刘琦军总共的,而这三千人,则是刘备的亲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