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三个改进方案陈晓伟看了之后欣喜之余也非常之无奈,就拿那动力系统改造方案来说吧,按系统研究后给出的说明,这种利用汽油为能源的动力装置很落后,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还很大。
系统给出了可以利用空间生物能源、太阳能源、游离能源等几个具体的改造数据。可惜的是,想真正进行改造的话,除了需要足够多的能量之外,更需要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毕竟空间再牛掰也不可能凭空就创造出材料来。
“咦?貌似空间里的土地还有河流是凭空产生的吧,为什么制造设备用的材料不能自己产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陈晓伟不得不又向那该的被动型辅助系统询问了起来。
“晕,原来是这样啊,搞了半天空间里的土地也不是凭空生成的,一方面是每次分解空间里的生物提取生物能量时,本就会产生一部分的残渣。”
“而另一方面,农作物成熟后的废弃物,还有水域生态链中最末端的底泥等有机物,甚至连外界空气中肉眼看不见的灰尘都可以利用再混合空气和水,这些都是土壤的来源。”
“至于空间里的水源方面则更是简单了,这水本身也就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空气中本就有氧气和氢气存在,想合成出水,对空间来说根本就是小菜。”
看了半天的资料,陈晓伟才总算是弄清楚了空间内部土壤和水源的来历。(不合理的地方请大家一律以平行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的前提为理由来说服自己,谢谢。)
要说这研发中心系统,也并不只是一个系统,还可以单独建立出一个研发中心来,有点类似现实世界中的生产车间,只要提供足够的材料,系统则会先制造出一些研发设备,然后通过这些设备,就可以生产出所需要的东西。
而且有了这个研发中心之后,就不必要再象今天这样,去消耗巨大的能量来生成那临时性的次元空间了。
“就目前看来,系统给出的三个方案中,貌似就只有那个关于材料改进方案能尽快用上,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