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低沉。
很多原本就不同意和拿破仑结盟的官员、贵族纷纷站起来,他们需要利益没有错,但是用士兵们换来的利益他们不会要,因为这里面充满血腥味。
对于普鲁士王国来说,他们习惯战争、享受在战争中获得一切,如同当初瓜分波兰、占据乌克兰大片领土,可是,当他们失败时,他们变得比任何人都脆弱。
那些主张和拿破仑结盟的人没有再站出来,威廉三世的态度也开始发生改变,实际上是他不得不发生改变。
联合王国二十余万的士兵此时战败俘虏十余万,他们在普鲁士拥有的士兵数量不到五万,凭借这五万陆军凭什么抵抗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
拿破仑给出的利益的确很令他心痒,但是面对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数不清的军队,他们唯有妥协这一条路可以走。
战争的持续爆发性很强,联合王国从攻破防线开始,一路直接打到普鲁士王国的边境上,看着边境上畏惧的普鲁士王国士兵,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才突然停手。
伊凡和亚历山大一世的目的并不是攻破普鲁士王国,而是想办法打破封锁,在普鲁士王国外面和进去只有一步之差,但是这一步是万万迈不得的。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尤其是普鲁士王国这样的百余年历史的王国,他们有自尊心,一旦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触碰到这里,那么双方将会是不死不休。
最为主要的是,一旦深陷其中,就是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也要死伤惨重,虽然普鲁士王国的确没有多少现役士兵,但只要有保卫国家的名头,相信他们征兵的地点会人满为患。
十万、二十万就是三十万也不是凑不起来,那个时候伊凡和亚历山大一世该如何做?难道妥协或者撤出这样的人海战术中?
为此,联合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士兵老老实实的呆在普鲁士王国的外面,既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让他们遭受国内的舆论力量。
本来就感觉自己理亏和不愿意成为拿破仑走狗的普鲁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