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无极的家在靠山屯的最东边,挨着他家的是姓李的一户人家。
李家大人就是李老七(那时东北人习惯用这样的称呼,而真实名字很多人却不记得了)和他媳妇,领着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李老七的大儿子和林无极的大姐年龄相当,是个十岁多点的大男孩,这个孩子大名“李忠福”,所以大人小孩都称呼他为“小福子”。
但在林无极这个懵懂的孩子耳中,听到的却是“小斧子”这三个字,(东北话“福”“斧”同音)因为这个年龄的林无极根本不知道“福”这个字更不可能明白啥意思了,所以一直以为是“斧”字。
虽然“小斧子”十周岁多点的年龄现在看来不大,但那时候下面有弟弟妹妹四个跟班,这天天一群孩子簇拥着,想不大都不行啊。
小斧子下面的两个妹妹,和林无极二姐、三姐年龄差不多,而小斧子家的老四正好和林无极年龄相当,这孩子大名“李忠诚”。
由于李老七家男孩多,所以男孩单独排序,女孩单独排序,于是李家这第二个儿子虽然在全部孩子中排行老四却是叫“二诚”而不是“四诚”。
二诚有个弟弟,这孩子也是李家最小的孩子,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嘎达”。
而这“二诚”正是林无极的最好玩伴。
林、李俩家由于是邻居,所以大人孩子之间交往也很频繁。
那时东北农村邻居之间也没有什么墙隔着,夏天种菜时,也仅仅是用玉米杆围成个菜园。
就是把玉米杆四分之一埋到土里,露出的四分之三用草绳编成一排,由此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东北人管这种结构叫“帐子”,而不叫篱笆。
这种结构,狗急了都可以轻松钻过去,更不用说人了,所以并不是为了防人,而是防鸡、鸭、鹅吃青菜的,到了冬天这所谓的“帐子”就被拔出来烧火了。
所以那时邻居间基本没什么隔阂,可以说是鸡犬相闻。
此时是夏天,离林无极烫伤已过去四个来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