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另一本更加残破的古书连同那本“《易经》”一起都给了林木匠,说这是买一送一。
因为那时的十元钱还真不是小数目,要不是林无极挖到了千年人参,林木匠兜里有余钱了,还真舍不得花十元钱给林无极买这破书。
而那本更加残破的古书到林无极手里时,林无极却仅仅在书面看清了四个字“天地阴阳”,而且这四个字都是繁体的,林无极还是在长汀子的讲解下,才认出是啥字的。
在林无极翻开这本书后,在长汀子的不断提示下才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是“天地阴阳五行论”。
这本“天地阴阳五行论”没有作者的名字,但看这书的残破程度却是年头不短了,这本书比起那本“《易经》”却是好读一些,因为这本书里的内容讲的相对浅显,没有那些生涩难懂的字眼。
林无极在长汀子的帮助下终于大概弄懂了内容。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阴阳五行”学说,但那时作为小学学生的林无极却是第一次知道这种学说。
长汀子作为一个多年研究佛法的高僧,对这些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只是帮林无极翻译一些繁体字,并没有给林无极什么解释,而且长汀子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地、水、火、风,而不是木火土金水。没错,佛教的观点确实是这样,是四行学说,而非五行学说。
佛教也就是古印度人的观点认为,生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缺少任一种元素,生命就会结束。这个“元素”在我国佛教里却被称为“因素”,那就不是单纯的物质了,可能就已经包罗万象了。但不管是“元素”还是“因素”总之称呼都是地、水、火、风这四种而已。
而林无极之所以对这五行感兴趣,最主要一点,却是林无极在另一个世界吸收的神气和这五行是相对应的,林无极在另一个世界的身份伏羲,已经吸收了木、金、土、水四种神气,而这阴阳五行学说里恰恰有木、金、土、水这些属性。
难道这种五行说法在所有世界都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