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熙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吐藩王遣使者入长安求娶嫡长公主重华为王后,以效仿先祖松赞干布、赤德祖敦奉天朝为尊,结两国百年之好。
十一月三日元熙帝允之,令重华长公主和亲吐蕃。
三月草长莺飞,宜时宜天,结亲之吉;吐蕃、河西宿怨已久,今夕吐蕃、大周已缔友好,故以河西节度使兼送亲大使为宜,以修缔吐蕃、河西关系。是以,十一月五日,元熙帝再次下旨,令河西节度使魏康出任重华长公主和亲大使,于元熙十七年三月送重华长公主抵吐蕃王庭完婚。
十一月二十九日,鸠摩罗什寺之行次日,送亲旨意下达河西,节度使魏康接旨。
****
凉州城——河西都州,虽有流民拥堵,却因时近年关,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非平日可比。
如此人世繁华之下,送亲圣旨一夕传遍全城,众皆哗然。
无论对于公主和亲之事,还是吐蕃与河西关系,再无河西人更深切的体会。
前唐,屡次以公主和亲番邦。贞观十四年,弘化公主和亲河西近绑、祁连山脉吐谷浑首领诺葛钵,死后回归大唐,却葬于曾经的威武郡,亦是现在的凉州城。并有当年文成公主于和亲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路上,弘化公主曾随诺葛钵前往边界亲自迎送。
而吐蕃与河西虽宿怨已久,却也相互倾轧。前唐广德二年,公元七百六十四年,吐蕃先后占领凉州、甘州、沙州、肃州、瓜州等地,河西全部沦陷实行吐蕃制,时人均被迫剔发易服、穿胡服、习蕃语、赭面纹身等,并大量沦为吐蕃人之奴。其后至公元八百四十八年,前唐大中二年起始,张议潮驱逐吐蕃,先后收复瓜州、沙州、甘州等地,使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
前唐和亲的公主或葬于河西凉州,或与河西有关并远赴吐蕃和亲,更甚至河西曾被吐蕃统治近百年,数代吐蕃人与汉人的杂居生活,使这一切即便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河西人对和亲公主与吐蕃依然太过熟悉,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