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榜眼,外放实干多年,这对学子也是个很大的诱惑,希望他能讲讲其中的经验什么的。
杨岚则不着急弄学堂的事,到是陪着公婆四处转悠了一阵子,后来还是婆婆嫌弃她唠叨,轰她出去弄学堂去,整日在耳边唠叨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吃,容夫人快烦死了。
好吧,被人嫌弃了,杨岚整装开始弄学堂的事,院子都已经弄好了,牌匾都立起来了,就等她这个负责人了。
这回比上次顺利多了,有了书楼的好事在前面比着,很多人都看到了她的价值,因此不少商人主动拿着银钱过来给她捐赠。
杨岚托容逸帮自己好好查查这些商人的底,江南水混,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在连累了容彦的公事,那就不太好了。
最后还是容彦找了几个可靠的儒商过来捐赠,把学堂给盖起来的,来这里的学习的人还挺多的,其中有不少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女孩子多些。
不过杨岚也不嫌弃,江南这里苏绣比较多,她自己也是学的苏绣,因此指点起来也不费劲,能让孩子们很快就能见到钱,对鼓舞他们的信心也有好处。
学堂的事弄起来了,逐渐的开始有男孩子来报名了,杨岚又一次和各个商人往来周旋,希望他们能接手这些孩子学艺干活,顺便能让他们多给些工钱。
江南的事困难在于人太杂了,不知道背后是什么势力,上杆子给钱的人不少,可不调查清楚不敢用啊,这里头还牵扯着盐税的事呢,因此万事都要小心,故而有些事进展就比较慢一些了。
容逸教书教的不错,和学生们在一起也觉得很开心,每天都是乐呵呵的,父子三人不断地商议着各种问题,对容彦很有帮助,盐税的事弄得顺利多了。
离交接也没剩多少日子了,容彦并不会离开江南,而是做江南布政使,继续留在江南,这座宅子是公宅,他们提前买的有私宅,决定到时候提前把宅子收拾一下搬去就可以了。
容彦他们不知道在商量些什么,据说是打算开几个商铺,自然是打着两人媳妇的名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