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 4)

《一士类稿》徐一士著,本书以记清末掌故为主,共计27篇,有19篇分别载于《国闻周报》、《逸经》等杂志,所写人物多为文坛学界名宿。如王闽运、李慈铭、章太炎、陈三立、廖树蘅、张百熙等,又记有靖港之役、咸丰军事史料、庚辰午门案等,多为作者亲身见闻,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参考价值,

余学少根柢,而早岁即喜弄笔墨,其为刊物写稿,始于清宣统间。光阴荏苒,久成陈迹,其迹亦早已不存矣。少年气盛,以为将来可为之事正多,此不过偶尔消遣而已。不料此后长期写稿,若一职业,暮岁犹为之不休。三十余年来,世变日亟,个人之环境亦因之而异,回溯畴曩,渺焉难追。聊就忆及,试话旧事。

在拙稿见于刊物之前,幼年即尝有试写笔记聊以自娱之事。此项雏形(其实够不上说什么雏形)笔记之试写(亦可云偷写)时,年甫九岁也。今欲谈此,可将余幼受家庭教育之情形,大致一谈。

吾家累世重家学,学业得力于父兄之教诲者为多,而余所得于塾师者尤鲜,以余幼时乃一逃学之孩子也。余自六岁正式人塾读书,八岁患腹痛之病,颇剧,百方调治,而时愈时发,病根久不除。父母钟爱,惧其夭折,对于塾课特予宽假,到塾与否,颇听自便。余苦塾中拘束,藉此遂得解放。病发时固不上学,即值愈时亦多旷课。其后病不常发,而余之不上学,已习惯而成自然(惟塾中讲书时,每往听讲,类乎旁听之性质)。有以“赖学”、“逃学”相嘲者,不遑顾矣。

当此废学之时,而仍与书卷相亲,则以吾父之教,获益甚大。吾父为余讲书最多,作非正式之教授。教材甚广,盖自经、史、子、集(所谓“正经书”)以至小说之类(所谓“闲书”),不拘一格,随时选讲。讲者娓娓不倦,听者易于领会,教法注重启发读书之兴味,不责其背诵(于“正经书”,有时亦令将所讲者熟读成诵,然不为定例),以视塾中读书,有苦乐之不同。关于“闲书”,曾为讲《三国志演义》,自首至尾,完其全部(开首十数回

最新小说: 火影:佐助对比,黑化助杀穿一切 凡人:成韩老魔?怎就妻妾成群了 木叶:悟饭布欧!被秽土转生曝光 重生之召唤枭雄,我以种田定江山 人在龙珠:开局暴揍弗利萨 虚无源道珠 四合院:禽兽满院关不住 光之国盘点:开局曝光后山银河 盘点倒反天罡:萧焱给药老当戒灵 让你殉国,你边关屯田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