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还挺搞笑的,没人愿意听一个废柴的日常。
我出来的时候,杨嬷嬷已经给她们讲上了。
“说那戎狗啊,是比我们这里的人高个头,肩有我这两个肩这么宽,喝人血,吃人肉,喊他们的名字,可止小儿夜啼。”
我摸着凳子过去坐着,“真有这样的狗?”
她们“嘿嘿”的笑“郡主,戎狗是说戎人,不是真的狗。”
“有一回啊,戎国派了人过来说和,先帝啊,非常重视。
那些小宫女悄悄瞄一眼,哎呀!了不得,那戎国使臣,长相俊朗,雍容华贵。
完全不像传说中那样恐怖,一下子就在宫里传开了。
大家都想看看戎国使臣长什么样,于是有一个人就夜里去使臣下榻的地方偷看,没想到那人就被吓昏了。
一夜没回来,第二天早上才回来,大家都凑上去,问使臣的模样。
那人哆哆嗦嗦的,好半天才说,戎国使臣白日里是个玉面郎君。到了夜里,就会换皮,变成真的狼,他亲眼看见的。”
我不大相信这个,多半是那人编的谎话。
巴国的人,因为对戎国这个敌国怨念太大,才会把戎人想的这般夸张。
“结果这个消息又传了出去,戎国使臣恼了,不愿意请和了。说要修书回去问问他们大王,再看看我们巴国的诚意。
先皇也恼了,宫里的人多嘴杂,下令但凡听到有人议论朝政,不管是事儿还是人,只要不属于后宫里的,统统杖杀。
那两年啊,宫里没人敢说闲话,都该干啥干啥,是宫里最清静的两年了。”
这倒是个好事儿,祸从口出,闭了嘴,可以避免好多祸事儿。
“那后来了,嬷嬷?”
“后来,哼!主子们的事儿我不敢说,只是先皇去了,新皇登基,一番整治下来,反比之前还管的松了。不然,我哪儿敢和你们说这些,哈哈哈哈。”
她们不敢陪着她笑,怕是脑子又糊涂了,拉着她去厨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