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件事也让李想忽然想到了一个日后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核心芯片的问题。后世的华夏,尽管各方面都发展的极为迅速,可奈何在芯片问题上总是受制于人,而且这个坎还就真绕不过去。
芯片这玩意儿,就是基础中的基础,离了这东西,你什么也干不成,可偏偏即便是到了李想重生前,华夏的芯片业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因此一直受制于诸如英特尔等国外的芯片制造商。
可对于这个问题,李想现在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芯片行业的入门门槛太高,一条生产线动辄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而且还是人家淘汰掉的生产线,至于最高端、最前沿的芯片生产线,你想要?做梦去!
现在是92年,到明年的3月份,英特尔就会推出了基于8英寸圆晶工艺,采用0.13微米技术的586芯片,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奔腾’cpu,不过这个时候,英特尔肯定早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可以集成310万个晶体管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估计连十英寸甚至是十二英寸的圆晶技术也已经掌握了。
芯片行业的基础在于圆晶工艺,在圆晶加工工艺中,最基础的无疑就是如何解决坏点问题,当然诸如表面清洗、热处理、圆晶切割、离子注入、光刻或者离子刻蚀、氧化、沉积、深处理、退火、封装等技术也是极为重要的,圆晶制造工艺达到了,那么接下来后续的ic电路设计等工作了。
等你将这些技术全部掌握到手,那么一套成熟的芯片加工工艺才算是完成。
前世在李想穿越之前,那些国外的大公司都已经掌握了20英寸圆晶加工工艺了,而且芯片的ic电路设计也达到了14纳米的工艺。李想在穿越前,主持的一项工作就是征服18英寸圆晶制作工艺和22纳米技术,结果,已经有了一定收获的李想,竟然在关键时刻被一根鱼刺给带走了......
当时为了攻克这两个技术难关,李想可没少做准备工作,将历年来圆晶制作工艺的发展等知识几乎都掌握了一个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