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好好的干,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就交给那些有这方才能的人来干。这正像你这位老师所说的,术业有专攻,内行就要干内行的事。”
为了起复阮大钺的事,崇祯和赵兴狠是和内阁斗了一场。
对于阮大钺是什么人,温体仁是相当清楚的。他虽然不知道崇祯和赵兴的密谋,但直觉告诉他,这个家伙入朝,绝对是自己最大的祸害。
所以一项讨好皇帝,对崇祯唯唯诺诺的他,这次坚决的拿出了自己的风骨,利用自己掌握内阁权柄的权利,坚决不从。
最终还是把当初阮大钺见风使舵,写的两份专门弹劾魏忠贤,交给好友杨维桓代呈的折子,命令杨维桓交出来,用以证明阮大钺是反阉党的中坚,是东林打入阉党内部的特务。赵兴把阮大钺夸的跟一朵花似的。
然后又暗通了阮大钺在南方的文社文人,大造舆论。能够上书言事的,一起上书保举。
而在这里,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却是钱谦益。
钱谦益是阮大钺名义上的老师,他当然知道阮大钺的为人。但他自认为,阮大钺入朝,因为和自己有师生之情,便能成为自己对付温体仁的得力臂膀。所以,他是极力支持阮大钺入朝的。
迫于上下齐心的压力,最终内阁不得不低头,绝大多数同意了阮大钺起复。
于是,在这事闹腾了半个月后,一道由内阁署理,吏部行文,皇上的圣旨便传到了南京阮大钺的文社草堂。
对于朝廷起复自己的消息,早就有消息传了过来,只是阮大钺一直不能相信。
阮大钺是官迷,但他更是谨小慎微的官迷。
要不也不会出现崇祯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一看风头不对,辞官逃回家的事情出现。
但回家之后,躲过了一劫,却依旧怀着一份不安份的心,打造文社,和官场上的好友同窗依旧频繁往来。其实就是为自己的再次东山再起做铺垫准备。
但这次,崇祯在局面平稳,中兴有望的时候,却突然起复自己,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