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报告给了蔡瑁,很快便也得到了蔡瑁的发布下来的命令。正如使者原先心中所想的那样,蔡瑁下令收集襄阳城内客商们的商船。
因为命令中没有说明是借是收,也没有言明白行事的手段是怎样的,因此在蔡瑁的这一道命令下去,整个襄阳城便被搅得鸡飞狗跳起来,无数气势凶恶的士兵手持明晃晃的刀枪冲入襄阳城北大堤区的豪商宅院之中,用武力胁迫着他们贡献出自己耐以生存的商船。其间或有不许者便是一刀两段的结局。在蔡瑁的死命令之下,士兵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凶狠。
很快,三百条大大小小的渡江船遍被收集起来,连船带着船上的船工一起,在荆州士兵的看管之下直朝江对岸飙去,一路顺风顺水只花了两个时辰便直抵对岸樊城之港。此刻,天已是微明了。
看着蔡瑁那边居然如此迅速的将事情做好,一直被这件事闹得心烦不已的曹纯脸上终于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他对蔡瑁的看法,稍稍的有些改观了,觉得那蔡瑁也不是什么太过无能的人。毕竟眼下的蔡瑁是帮了自己的一个大忙。因为曹操的命令实在世催得很急,于是曹纯在有了渡船之后便连忙组织自己的手下搭乘上去抓紧时间将自己这边的人马全都运到对岸。为了追击刘备军,他已经事先通告自己的兄弟们,务必要做好吃睡都在马上的准备。
都说“南船北马”,对于一般的北方人而言要乘船渡过那波涛滚滚的汉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是很有可能在那样颠簸中晕船的。一心想为曹操出力的蔡瑁自然明白这一点,虽然他没有身边偏方能治疗这种该死的“晕船”,但为了减缓那些士兵在呕吐之后出现的种种不适,他还是命人在船上烧了大量的热水备着,以决万一。这是他的好心,也是他的失误,他并不清楚曹纯这些已经完全适应了马上的颠簸又在玄武池进行过一段适应力训练的虎豹骑精锐们,尽管还达不到那种能在起伏的战船上作战的水平,但至少是达到了在船上不会晕船的水平。一路航行之下,众人倒是平平安安的就到达了襄阳的大堤区军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