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下都有着自己的布局。各个君主之间的布局不同,高下之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自身未来的发展。
刘备和孙权之间发生的那些事情,李晟是知道的。他明白刘备和孙权闹翻是迟早的事情,只要刘备还死抓着淮南不放的话。
既然是这么一种情况,那么自己在刘备和孙权产生的矛盾之间将何去何从呢?孙权在布局上无疑比刘备要高明一些,他懂得在暗中拉拢自己,通过联姻的手段将自己这一方与孙权那一方联合起来。即使自己不真的相助于孙权,也勿要令自己不得为难于他——这便是孙权的手段。
而这样的手段刘备是用不出来的。即使他有马谡作为他的军师,他也无法将布局做的这么高明。事实上对刘备来说,他取淮南的这一步绝对是错的。原因很简单,他挡住了孙权扩张的道路。在这个乱世上没有不扩张的诸侯,因为不扩张就以为着死亡。但就算是一心想着扩张,也不能随意的乱动。因为一旦选择错了方向,那很有可能产生对自己极为不利的结果。当初,刘备选择曹操作为自己扩张的方向,那绝对是一个错误,因为他刘备并不是曹操的对手。而眼下刘备选择了淮南作为自己扩张的对象,那也是一个错误,因为他挡住了孙权扩张的道路,与孙权产生了冲突,把孙权这么一个盟友逼成了几年之后就会翻脸的敌人。这是战略上的错误,是对刘备来说极为致命的错误。对于刘备来说他北面已经有了曹操这么一个大敌,他是绝对不应该在自己身后,在南边再树立孙权这么一个敌人的。这种两线作战的态势可是兵家的大忌,整个天下即使是最强的曹操也不可能同时承受来自两个方向的打击。
“唉……看来刘备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除非他肯让出淮南。不过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刘备怎么会在这种情况大好之下让出自己亲手打下的地盘呢。”李晟明白刘备的个性,自然否决这样的可能:“既然刘备的灭亡已是不可救药了。那我现在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一下时间,让他的灭亡不会在我布局完成之前影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