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之外的君主们相比,却是像透明的一般,直接将自己的喜乐表现在脸上。他是一个仁慈的人,在益州当政后的几年里,对大多数的官员,大多数的百姓都还算是不错的。他喜欢讲文,不喜欢说武,只要不是惹得他发飙,对于所发生的变故,尽可能的都是以和平的方式去寻求妥协而不是一味滥用武力。
“如果现在不是一个乱世而是一个太平年代的话,他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州牧吧。”张松如此想到。进得州牧府的他迅速的得到了刘璋的接见。在与刘璋行过礼互相端坐而下之后,面对这刘璋那笑意盈盈的脸,他对于自己那“卖主”的行为不禁有些惭愧——刘璋对他并不算很好,却也不是太差,虽然没有像对待自己的兄长那样看重自己,但也是给了自己相当的高位,就这点而言,自己的背叛实在是一种忘恩负义至极的混蛋行为。但张松知道刘璋这样的人并不适合乱世,他太君子了,也太重感情了,虽然有心对百姓好,但却无力弹压骄横不法的臣下,更是无力处置那早已称霸了一乡的豪强大族。
“任由刘璋上面益州迟早要换一个主子的。”除了极少数的卫道士之外,益州的官员们心里或多或少都存了这么一个心思。
他们都知道现在的蜀中之所以安稳,乃是由于四面八方都未与那强势异常的诸侯相接的缘故,若是等到北方的曹操把凉州的马腾和关中张鲁吞并了以后,这益州恐怕就轮不到安稳了。
“怎么办?”为了各自的利益,益州的豪强们都不免动了要找寻主子的念头。因为他们都知道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找寻一个主子,和被动的等主子打进来是两码事情。主子是自己请来的,那他便很有可能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可如果主子是打进来的,那自己的利益则很有可能收到损害。这是大家互相之间心照不宣的事情。从很早开始,益州的使者就四处交游,寻找合适的主子。从张松的兄长到张松自己,做得也都是这样的事情。张松知道自己的兄长张肃是选择了曹操的,本来张松也是选择曹操的,但到了许昌接受了曹操那无礼的对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