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红小袄袖口上绣着一圈白梅花,再以绛紫色细丝带镶边,十分精致。下裳是藕合色八幅石榴裙,裙边则绣着一路红梅,同以绛紫丝络镶边。正与上裳呼应。
蕊儿给她配了双银底起金云纹的小棉鞋,再给她披上那件有着一双兔子耳朵的白狐皮大氅。琉璃想起那幅《长门赋》,将它抽出来抱在怀里。如此便就出发了。
天色从午后起就有些阴了,下过一阵小雨,园里的枯枝看起来更孤寂,但是这番萧索的园景一旦添上火艳艳的红灯笼,立时又变成另一副美景。
琉璃忽然有些期待春天的来临,经过这个严冬,总有些东西会改变的。
翠香馆在何府顶东边,走到长房外,自然双喜在前引路,从余氏与苏姨娘院子中间的夹道穿过去。没几步走到了。便见两个家丁正在给院墙刷灰,门楣下牌匾上用隶书写着“翠香馆”三个大字。落款是“景承于庆平七年春”。
琉璃那时候为给毓华送东西曾来过一回,初初见着这“翠香馆”三字,怎么都觉得像勾栏,后来才知道,这名字还是太子殿下的亲笔赐书,既是赐书。自然赐什么挂什么了。
“九姑娘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
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探究的询问声,双喜几个忙着道“姨娘好”。琉璃回头看去,只见陈姨娘正携着素华站在面前,忙让开两步,裣衽道:“姨娘好,七姑娘好。”
陈姨娘松了牵住素华的手,捉着手绢子在手笑了笑,“九姑娘来了,怎的不进去?二姑娘三姑娘应都来了罢?”
琉璃忙道:“因见这字写得十分苍遒,细细欣赏着一时忘了迈步,让姨娘见笑了。”
陈姨娘看着她,道:“早听说姑娘外祖家乃书香门第,看来不假。府里几位姑娘也都是识字的,哪天凑场诗会,让她们姐妹也见识见识你的才学?”
琉璃双手摆起来:“哪里是什么书香世家,敝外祖只是私塾先生而已,连门生都没有许多,琉璃光识得两箩筐大字,可不敢在堂堂尚书府称有什么才学。”
陈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