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那就是确认逾制,按照大明律法,可是要罚的。
这个处罚,当官是要罢官不用,不当官的,杖责都是轻的。
认不认?
要是有可能,当然没人想认的!
那么如今怎么办?这个事情是在御前提了出来的,潞王都是从重处罚了。人家也说了,要是别人不罚只罚他的话,他不服!
你要说那潞王也不罚了吧,可都已经罚了,而且大家还拍手叫好,说罚得好,是该罚的!
这就等于是自己把不处罚的大门给关上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打自己嘴巴,然后让皇帝不要处罚潞王了?
就算皇帝答应,可潞王的家财都充足军需物资,前线打仗用了,也不可能追得回来啊!
那如今怎么办?
除了傻眼,似乎也只有傻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灾乐祸潞王的同时,给自己埋了个坑!
御座上,崇祯皇帝那边还在震怒着呢,显然不可能有不罚的意思。
而这个该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在那巴拉巴拉地上奏,给皇帝说京师这边逾制的名单。
“万岁爷,西厂只是随便查了下,暂时就查到了这些。”王承恩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身后人群对他的集火,只是奏道,“回头奴婢下去之后,会让手下再好好查查的!”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扫视殿内其他臣子,厉声喝道:“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这群官员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
怎么处置?按律处置么?这显然不可能!
要不然,朝堂上就没有站着的官员了,京师至少一大半人家都要挨罚。
唯一能说事的,也只有一个理由了!
这么想着,作为大明首辅,文官第一人,不得不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自从潞王之事后,也有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从老臣这边所见所闻,逾制这个事情,怕是不止王公公所奏,甚至可以说远远不止。不说他地,光是京师,十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