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任未及一月就辞官回家了。”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后来魏忠贤又召他进京做官,但是,他所有当官的时间算起来,却不过二年多而已。为什么后来东林党人对阮大铖恨之入骨,不给他当官的机会?我觉得吧,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高,如果正常为官的话,会压过其他人。并且,有才华的叛徒,更招人恨。”
崇祯皇帝这边也有资料,不过记录并不详细的,只是说明阮大铖什么时间是什么官之类的。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分析,他也是在思考着,并没有插话。
就听刘伟超继续说道:“这个阮大铖,从他的经历看,是个十足的官迷,因为他一直在为他做官而努力钻营,就没停过。从这也能看出,谁不给他官做,他恨谁,从最初的投向魏忠贤,以及到他后来当官之后对东林党的报复,也能看得出来,都能理解他的行为动机。”
说到这里,他摇头笑了下说道:“就我们后世公认的一个观点,是大明亡于党争。这个阮大铖所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有这么一面。但是,不管从那方面看,东林党人的党争也是非常凶的,为了排除异己,置正事不管。然而,从后世的资料上看,好家伙,一个个的,都是清官忠臣。说实话,我以前看了之后都挺纳闷,崇祯朝这么多清官忠臣的,怎么还灭亡了呢?这个皇帝是有多无能啊!”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表情顿时有点尴尬。
好在刘伟超看到了,便立刻笑着说道:“后来看得资料多了,才知道是因为编写史料,流传后世多的是东林党人的后人所写,他们自然是要把自己人写好一些的。”
顿了顿,他便拉回话题说道:“另外一个,这个阮大铖啊,后世有不少人从他仅有的传世之作上看,得到结论说他是明朝诗词第一人。这是好几个后世有名文人所说,就是因为他的名声问题,导致他才名在后世不显,同时,留于后世的作品也很少,都被烧掉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话,不由得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整个大明朝诗词第一人,这